近日,教育部第五屆省屬高校精準幫扶典型項目揭曉,我校“‘數智賦能,北斗溯源’打造地標農產品溯源生態模式 實現產業幫扶,助力鄉村振興”項目成功入選,這也是我校繼2019年“依托遼寧鄉村行第一書記電商平臺,發揮高校學科專業優勢助力遼寧精準扶貧”項目入選教育部第二屆省屬高校精準幫扶典型項目以來再次獲得該殊榮。
為進一步做好鞏固拓展教育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統籌推動鄉村教育振興和教育振興鄉村,教育部在2022年組織開展了“第五屆省屬高校精準幫扶典型項目”推選活動。此次推選活動共有31個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和10所部省合建高校推薦了154個項目。經投票,最終推選出26個省區市的40所高校典型項目,其中遼寧省共有2個項目入選。
我校本次入選的項目由數據科學與人工智能學院、數字治理與平臺戰略研究中心的交叉學科師生團隊負責。該團隊于2021年成立“樂鄉購”項目組,在學校創新創業與實驗教學中心支持下,深入遼寧駐村第一書記群體開展問卷調查,先后赴大連莊河、旅順及錦州義縣等地進行實地調研,了解鄉村實際需求。項目組運用數智技術為農產品賦能,提供以“北斗+物聯網”溯源區塊鏈技術為核心的數據智能解決方案,打造高品質地標農產品,培育特色產業品牌。同時,開發“樂鄉購”助農電商綜合服務平臺,幫助高品質地標農產品擴展銷路,實現助農增收,推進鄉村振興。截至目前,項目組已將莊河大骨雞、旅順大櫻桃等十余種農產品實現北斗溯源上鏈,幫助農戶增收72萬余元。
該項目成功入選教育部第五屆省屬高校精準幫扶典型項目是我校積極響應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號召,主動融入鄉村振興戰略,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和服務地方能力的重要體現。我校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發揮學科專業優勢,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推廣幫扶新模式,實現鞏固拓展教育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為推動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的東財智慧和力量。
撰稿:闕慶迎 郭立文 審核:李宇 徐健 單位:發展規劃與學科建設處 數據科學與人工智能學院